基隆市暖暖區命名的歷史與意義


基隆市暖暖區,地處基隆市最南端,早期因礦業發達而繁榮一時。其地名源自平埔族「那那社」的音譯,而非指其氣候溫暖。百年前,暖暖區曾因礦業蓬勃而被形容為「九萬十八千」富裕的地方,但隨著礦業沒落,如同北台灣許多小鎮一樣,逐漸失去了昔日的繁華,僅留下淡淡的鎮區印象。

暖暖區的行政區劃雖然隸屬於基隆市,但在交通路線上卻屬於台鐵宜蘭線的一站,位於八堵和四腳亭之間,需要特別注意交通。

歷史上,暖暖區曾是基隆水道工程的一部分,於1898年動工,1902年完工。在水道建設完成後,暖暖水源地又於1908年、1917年、1923年分別增設了濾過池、濾過井、淨水池等設施。二戰後,由水源處接管,改名為台灣省自來水公司第一區管理處—新山給水廠、暖暖淨水場。

暖暖區的地名背後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意義,是基隆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無論是其曾經的繁榮還是如今的寧靜,都彰顯了這片土地的特殊魅力。
#基隆市暖暖區命名